【確診後遺症:對聲音共鳴的影響 】湯詠舜中醫師

<確診後遺症:對聲音共鳴的影響>
湯醫師 aka 阿湯弟前陣子接到一個有趣的case,於是記錄下來跟大家分享。
患者是一位年約60的大姊,她表示自己在確診後除了常見的咽癢咳嗽、痰、口乾以及疲倦感之外,讓他目前最困擾及灰心的部分就是,身為合唱團主角之一的他,在唱某些高音的時候聲音上不去了。『音色從本來飽滿的感覺變得較為單薄,原本收放自如的音域也開始出現不穩定的情況。而且喉嚨一用多了就會覺得乾癢欲咳,變的難以上台進行最喜歡的合唱表演。』
治療當下,除了開藥,針對咳嗽及痰進行治療外。突然想到前陣子治療的一個案例,(咳久不癒,吃中藥改善程度有限,最後調整胸廓喉嚨結構後痊癒)。
順勢摸了一下,發現說確實患者的喉嚨有兩邊張力不一的情形,且追問患者後發現腹部也有長條狀疤痕,一路牽扯到下腹。遂決定除開藥外,也用結構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。
首先請患者在診間進行發聲練習,之後針對兩邊張力落差非常大的喉嚨進行張力追尋。發現說在稍微挪正肩膀後,喉嚨的張力便比較趨於均衡。第一次就先以調整橫軸(肩膀、手)的方式進行治療。調整後觸診喉嚨兩邊張力趨於平均。再請患者發聲,患者自述聲音變得圓潤外,高音的音域也開始變得穩定。
唱歌基本上都會強調要由丹田,也就是我們下腹部的位置進行發聲,而觸摸患者腹部,呈直線的疤痕確實在下腹部分較為繃緊,有一種拉扯著下腹的感覺。在後續的療程把疤痕鬆開,患者應該可以在之後用更輕鬆的方式進行演唱,重新找回唱歌的快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