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淺談運動傷害 】昌盛堂 施堯鈞 醫師

淺談運動傷害 _ 施堯鈞醫師
隨著台灣疫情逐漸緩和,運動場館陸續解封,民眾開始增加戶外活動,例如爬山、重訓、或各式球類運動等等。
然而,久未活動的筋骨通常狀態不比從前,剛開始恢復運動時,常常會出現這裡酸、那裡緊的不適感。
而一般人往往會忽略緊繃、酸痛等身體的警訊,又不重視熱身的必要性,一開始就想回到以前的強度,很容易在姿勢不當下,造成拉傷或是扭傷的情形。
在臨床上看最多的,非屬腳踝扭傷不可。
若是在一般的戶外運動中受傷,還可以根據英國運動醫學雜誌(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)針對軟組織傷害所給出的最新處理原則 — 也就是PEACE & LOVE。(Protection, Elevation, Avoid NSAID, Compression, Education & Load, Optimism, Vascularisation, Exercise)
在「急性期」的PEACE,需要保護受傷局部、停止活動與負重,再加上抬高與加壓,除了避免更嚴重的傷害外,也讓局部腫脹不至於太厲害,後續的恢復期才不會拖的很長。
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,避免消炎止痛的NSAID類藥物,因其雖然可以抑制發炎與疼痛,但卻會減緩局部的血流與修復速度。且跟以往的RICE(Rest, Ice, Compression, Elevation)最大的不同之處,就是將充滿爭議的冰敷移出準則之中。因為當初提出RICE此一運動傷害原則的美國運動醫學博士默金(Gabe Mirkin)在經過一番研究後,自己推翻了1978年由自己所提出的理論——因研究顯示,冰敷雖然被認為能減輕疼痛,但會減緩發炎、拉長修復時間。
當患處的腫脹、疼痛獲得控制後,就進入所謂的「亞急性期」的LOVE。此時應在不會疼痛的限度之下,及早開始負重、做輕度的活動,以維持心肺功能,並在保持樂觀下,逐漸幫助肌肉控制、關節活動度、本體感覺及平衡感的恢復。
另一方面,最怕的是遇到登山途中扭到腳的,無法立刻保護、休息——近日門診遇到一位,山上扭到後,還要負重走20公里下山,經過了一個月腳踝比較好了,卻變成腳跟以及腳底疼痛,牽連同側腰酸。
對於這兩種腳踝受傷後,做出不同照護處置的族群來說,治療所涉及的層面就會有所不同。
以『結構治療』的觀點而言,第一類的族群相對簡單,在第一次門診的治療中,會將扭傷所造成的肌腱韌帶翻旋、骨頭脫位,以及筋膜扭曲滑移,作「基本的復位」。當骨頭歸位了,韌帶傷口平整,筋膜扭曲的張力消失,微血管不會繼續出血,通常當下就會開始消腫。
初次治療完成的評估標準,是能夠站著垂直受力,踩地而不痛。這表示腳踝到小腿的骨頭基本上對正了。患者也可以從拿拐杖、或是一跳一跳走進診所,變成可以緩慢正常的踏地。
起腳會痛屬於正常,因為局部的腫脹仍會限制關節活動度。當開始使用原本的步態正常行走後,局部的肌肉收縮,也會開始加速患處腫脹的消退。
一週過後複診,通常腫脹都消了,再來會進行「精準的對位」。
完成治療的評估標準,是要能蹲下,且可承受身體重心放在患側腳,膝蓋下壓皆能不痛,才代表腳踝、膝蓋、骨盆都回歸到正常骨位的受力系統之內。
而第二類族群,因為受到扭傷的外力後,還繼續進行各種負重活動,因此身體為了保護傷處,自然而然會去閃躲會造成疼痛的姿勢,變成用其他地方去「代償」,比如說重心轉移到另一隻腳、用歪斜扭曲的動作來走路。久而久之,整個骨架肌肉都會固定在不對的位置上,骨盆也就歪掉了。
對於這類族群,要做的事情就不只患側骨架的對位,還要一路調到骨盆,以及將對側代償而變得緊繃的肌肉筋膜一起放鬆;時間拖越久的舊傷,還有可能需要將沾黏的肌腱、增生的纖維組織針刺鬆解,才有辦法調回正常的骨位。
如此一來,歪斜的骨盆才有辦法回復平衡,不容易演變成習慣性扭傷。
回過頭來說,若身體骨架任何一處有扭傷、拉傷等,都建議及早介入處理,以免時日一久,導致骨架歪斜、筋膜緊繃失調,後續衍生出更多惱人問題。
若有『結構治療』需求,歡迎諮詢專業中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