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淺談下背疼痛 】  施堯鈞醫師

【 淺談下背疼痛 】  施堯鈞醫師

許多人都曾有過腰痛的經驗——

可能是久坐、久站後出現酸痛疲乏感;或早晨起身下床時覺得肌肉僵硬不適;也可能是彎腰蹲下後,背挺不直的酸軟感受;亦可能是運動訓練中,活動至特定角度拉扯的緊繃不順感。

 

在醫學上,都包含在所謂下背痛(Low back pain,LBP)的範疇內。根據研究統計,約有80%左右的成年人,在一生當中,至少有一次下背痛的困擾。

 

造成下背痛的成因有很多,一般分為與神經肌肉骨骼相關的機械性成因(Mechanical LBP),以及與發炎、感染、腫瘤或內臟轉移痛有關的非機械性成因(Non-mechanical LBP)。

 

常聽到的肌肉拉傷、椎間韌帶扭傷、小面關節炎、肌筋膜症候群、椎間盤突出、神經根病變、脊椎退化、椎弓解離滑脫、壓迫性骨折等皆屬機械性成因。

 

至於較為特異性的僵直性脊椎炎、脊柱骨髓炎、癌症骨轉移、腎結石、胰臟炎、主動脈剝離等,則需更進一步的檢查,才能確定診斷。

 

雖說上頭列了許多可怕的病因,然而,大多數人所經歷的通常是「單純下背痛」,也就是基礎理學檢查、X光、肌電圖、抽血等都是正常的。

 

這種檢查不出來、不是特定疾病引起的「非特異性下背痛(non-specific LBP)」約佔了85%,是中醫門診常遇見的族群。

 

對於『結構治療』來說,會從獨特的角度切入診斷以及治療。

在我們的理論架構下,認為人體的皮膚、筋膜、肌肉、骨架,共同組成了渾然為一體的「立體結構網絡」。而其中,皮膚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——因為它是實質上限制所有肢體大幅度活動的主要因素。

 

皮膚與其下表淺肌肉、筋膜間的滑移能力,決定了身體緩衝空間的多寡。當我們感覺肌肉、關節處有些許緊繃時,初始會不自覺的轉轉腕踝、動動腰腿、扭扭脖子,讓筋膜張力狀態透過皮膚的滑動而暫時改變,以減輕局部的不適感。

 

也是因為如此,當身體出現無法自行緩解,甚至按摩放鬆局部都無法解除的疼痛、緊繃時,代表身體拿來代償的緩衝空間與彈性已經到達極限。

 

「痛處不等於傷處」、「痛的地方常常不是真正問題所在」、「Do not chase the pain」等口號,近年來已成為疼痛治療學界的標語。

 

『結構治療』亦然。

我們的的起手式,會從尋找張力的的來源開始切入診斷,以著手進行整個系統的還原與治療。

 

一般觸診下,可歸類為兩種類型:前彎痛、後仰痛。

前彎痛的一類族群,觸診可以摸到繃緊的肋骨與腹內外斜肌,代表整個肋排跟髂骨之間的相對位置改變。一般是因上肢過度使用(如常需搬運重物者),皮膚筋膜挪借去給上半身使用,讓下方腰背肌群張力增加、緩衝及彈性減少,在動作不當下容易過度收縮而痙攣受損。

 

反之後仰痛的族群,觸診可以摸到骨盆不正、單側臀腿肌肉繃緊,導致腰薦椎交界被下肢不對稱的張力帶歪旋轉。一般常見的是腳踝、膝蓋受過傷、平常坐姿不良(盤腿翹腳等),又或長期單側轉向運動,使得賴以支撐的肌肉過度收縮,皮膚筋膜滑移鎖在慣用腳的一側而成。當骨盆錯位久了,下背肌群左右不平衡,一旦受傷往往難以修復完全。

 

因此我們治療初期,需視其張力來源為何,將皮膚滑移的能力恢復,使整個結構網絡系統的可動性增加,藉以改善疼痛。「不痛」之後,再著手處理骨架上的舊傷,將緊繃錯位的肌肉與骨頭一併還原,讓身體張力連貫傳導順暢,不容易復發。當處理到一個段落後,會感覺身體有煥然一新的輕鬆感!能「堪用」以後,再繼續追求活動上的靈活與「好用」 !

 

若民眾要在家自我檢測張力來源,經驗來說,上肢的張力常會鎖在肱三頭肌,下肢則在股四頭肌。

上肢的簡易放鬆動作,可橫向撥動肱三頭肌附著於手肘尖的肌腱邊緣;下肢則需尋找股四頭肌肉束內、外緣緊繃的地方,輕輕橫向推動,使皮膚筋膜恢復滑動即可。

 

若仍無法緩解完全,代表可能有其他問題,請諮詢專業中醫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