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中醫,給人的印象難免出現各種規定,甚麼能吃甚麼不能吃,甚麼可以做甚麼不能做,好像遇到公園打太極拳的老爺爺,自帶仙氣而神聖不可侵犯。究竟有甚麼事應該注意?看中醫真的需要這樣步步驚心嗎?
#昌盛堂中醫 #馬碩煒中醫師 來跟您說分明
其實,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各種行程:
幾點前要趕到哪裡開會💼📊、幾分鐘內一定要出門趕車、幾點前要接到小孩等等,已是各種規定、處處地雷了。我希望來昌盛堂的人,看診的這段時間要好好留給自己,結構治療要醫者看見,也要醫者藉由針、手與藥,讓對方看見自己。看見了自己身體給我們的訊息,醫者配合這個自我察覺的洞見改變身體結構,原本的生活習慣與身體限制才會由內而外的改變,而非徒增規定與壓力罷了。
因此,不論來診拿藥、或針灸調整,更像是學習與自己身體對話的諮詢,下面的建議都是為了更容易看見自己,不是非黑即白,一不遵守就跌入萬丈深淵的金科玉律。
一、從皮膚開始
來診最常被要求的,大概就是著寬鬆衣物與換短褲🩳了。除了方便操作外,對我們來說,更重要的是讓皮膚有滑移的空間。俗話說「你給我皮繃緊一點」、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」就是在形容遇到壓力時的典型反應,壓力過去,有時皮膚與精神的緊繃不會放下,來診的第一步,就是要告訴自己,不需要再武裝自己了,著寬鬆衣物、如出門散心的心情,能夠一定程度的把最表層的緊繃鬆解,醫生能夠更容易的找到根本的問題,放鬆下來,反而更快。同理,皮膚的色澤、臉部的氣色,都是中醫師尋找線索的拼圖🧩,來診可以不用化妝、有遮瑕功能的乳霜,或不著有色隱形眼鏡,都能更真實的反應身體狀況喔。
二、飲食忌宜
飲食與心理、社會文化是不可能分割的。「吃了傷身,不吃傷心💔」可說是擁護健康的醫師與重視感覺的人性最生動的拉鋸了(醫師的桌上也可能出現珍奶的)。每個人的身體就像一個校正各異的天平,會依勞累程度與不同時間,對冰、烤、炸、辣等偏性明顯的食物,表現不同的承受能力。痘痘多、色鮮紅有膿頭的人要少吃炸辣,一喝大冰奶就鬧肚子的人要迴避冷飲……。諸如此類,是最基本的衛教提醒,甚至病人都比醫生還清楚了。但更重要的是「為什麼我們有這些飲食慾望?」,一再禁止,是不是另一種壓力累積?會不會某些飲食是生活壓力或一個人既有結構的一種自我補償?以飽腹的填充感來平衡內心深層的情緒,或現有身體的緊繃促使你需要用那麼高熱量的刺激才能撐住?我認為醫師要做的是為明顯一沾到某些飲食就會明顯加重症狀、影響治療的情況適時踩下煞車,在治療中做出緩衝的時間空間,然後依然是引導著,聽到身體、尋找飲食的原因。
我們還有下一集:茶、酒、咖啡? 針灸、推拿後? 如何訓練放鬆?
#中醫禁忌 #看診NG狀況 #飲食忌宜
- 健康專欄
- 2022.04.07
【 看中醫的NG事項(上集) 】馬碩煒中醫師
健康專欄
更年期調理有辦法 讓你輕鬆迎接生活新階段
2024 年 9 月 12 日
關於超級食物「酪梨」你不可不知
2024 年 9 月 4 日
比早餐店大冰奶還厲害?!「清腸神飲」玫瑰花茶 怎麼喝
2024 年 8 月 12 日
你的胖可能不是真的胖?!醫師教你判斷自身有沒有水腫
2024 年 8 月 11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