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治療案例分享 ─ 五十肩改善良好>
五十肩是許多人中年以後常遇到的困擾,在看診期間凱傑醫師也遇到了有此困擾的病患,以下為病患的敘述:

此病患為37歲男性,經營模型店,某次搬重物後,發現右肩抬起困難,肩膀前面疼痛,以為自己伸展、噴噴肌樂就好了,就沒去處理。結果開始出現睡眠中上臂疼痛,嚴重時痛醒,現在舉手角度受限明顯,一舉手
、側平舉皆會疼痛,整體症狀持續半年。




1.先鬆解上肢橫軸的皮膚張力,尤其來自手腕的張力。
2. 讓最緊繃的姿勢肌—胸小肌、二頭肌放鬆,挪出空間給關節囊用。
3. 把關節囊的鈣化、沾黏用手及針解乾淨,對齊肩關節、肘關節及手腕。



Q1:為什麼打過針(類固醇)也每天吃消炎藥,也認真做爬牆運動,疼痛沒有消除,肩膀還是抬不起來?
Ans:因為發炎不是疼痛的主要原因,而是因為『沾黏』了,造成肌肉及軟組織活動受限,被張力拉扯才是疼痛主因!!! 所以五十肩用再好的消炎藥也沒有用,而是要把卡住的地方鬆解才對,用手、針都可以。所以,結構治療才這麼有效,因為結構治療是針對『張力』的專家,『對位』、 『封骨』、 『找勢』讓各種張力還原,才是五十肩的解答。再者,限制關節活動的是韌帶,越不敢活動的肌肉會越僵硬,經過韌帶時就會卡住,產生新的沾黏,所以積極的活動是必要的!
Q2:我明明每天都有做爬牆運動,為什麼還是疼痛?
Ans:在做出量之前,需要先看動作的『質』。有兩個可能,第一個最常見的原因是最大的張力原,屈肌太壯,導致伸肌一直被抑制,而鍛鍊困難,所以在做爬牆運動前要先好好放鬆胸肌、二頭肌。第二個可能,在其他遠端,例如脖子(透過斜方肌)、腰椎(闊背肌)、手腕(伸腕肌)有張力原,所以在鍛鍊時,會被影響,而鍛鍊不了肩膀本身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