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才放假幾天,皮膚怎麼癢成這樣?

暑假才剛開始,很多人趁著好天氣出門踏青、玩水或參加營隊活動,結果才曬個太陽、流點汗,就發現手腳出現紅疹、癢癢的,甚至一抓就痛,這種狀況很可能是「夏季常見的皮膚過敏或皮膚病」。

 

 

 

為什麼夏天特別容易皮膚出狀況?

因為台灣夏天濕熱,環境潮濕悶熱、汗水分泌多,加上長時間戶外活動或衣著不當,很容易讓皮膚變得敏感脆弱,產生以下幾種常見問題:

 

黴菌與細菌感染

如汗斑、香港腳、股癬、毛囊炎、膿痂疹等,常因為汗水悶著不乾、衣服潮濕未更換,給了細菌和黴菌滋生的空間。

 

汗腺阻塞

悶熱導致汗液無法順利排出,容易出現痱子、汗疹,尤其小孩更容易中招。

 

蚊蟲叮咬

夏天蚊蟲活躍,一不小心被咬後可能出現劇癢紅腫、水皰等反應,甚至引起叮咬性皮膚炎。

 

光感性皮膚反應

曝曬過久,有些人容易對陽光產生過敏反應,出現曬紅、起疹,甚至加重原有的黑斑或皮膚疾病。

出現以下症狀就要小心:

 

  • 紅疹搔癢、冒水泡

  • 流汗後特別癢,或晚上睡覺時皮膚刺刺麻麻

  • 皮膚一抓就破,越抓越癢

 
平時生活中可這樣做,幫助舒緩與預防:
  • 穿著透氣排汗材質衣物,戶外活動後盡快更換汗濕衣物

  • 避免接觸草地、沙灘、水質不明的泳池,可使用野餐墊或泳池鞋減少刺激

  • 洗澡水溫不要太高,保持皮膚乾爽,擦拭保濕乳液維持皮膚屏障

  • 飲食避免油炸辛辣、甜食,減少體內濕熱與心火上擾

  • 睡眠充足、心情穩定,加強免疫力,讓皮膚不輕易鬧脾氣

 

放假本該開心,但如果皮膚狀況鬧脾氣,搞得整天抓不停就太掃興了。簡單的日常照顧,就能讓你安心玩樂、皮膚也不找麻煩!

 

#暑假過敏季 #夏天濕熱要注意 #皮膚癢不是小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