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竹北昌盛堂 李翊中醫師(https://reurl.cc/QY1lD5)
在炎炎夏日裡,開著冷氣的辦公室、商店、家中,無疑是避暑的好選擇。然而,許多人卻發現,長時間待在冷氣房中後,會出現肩頸僵硬、頭痛、易倦、皮膚乾癢、腸胃不適等症狀。這些症狀看似無關,實則是「空調病」的警訊。本文將從中醫角度解析「空調病」的成因與調理方式,並提供日常保健建議,幫助您健康度過酷暑。
什麼是「空調病」?
所謂「空調病」,又稱「冷氣病」,是指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中,因為冷風直吹、室內濕度下降、空氣不流通、溫差過大等因素,導致人體產生一系列不適症狀的綜合現象。中醫認為這與「風、寒、濕、燥」等外邪侵襲,加上人體本身正氣不足有關。
常見症狀有哪些?
空調病的症狀因人而異,常見的有:
頭痛、頭暈、肩頸痠痛
鼻塞、咳嗽、喉嚨乾痛
眼睛乾澀、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
手腳冰冷、關節痠痛
腸胃不適、食慾不振、腹瀉或便秘
皮膚乾癢、過敏反應加劇
哪些人是高風險族群?
以下族群對空調病的耐受度較低,需特別注意:
上班族:長時間待在冷氣房,活動量少
老人、小孩、孕婦:體質較虛弱,適應能力差
過敏體質者:如鼻炎、濕疹患者,易受空氣變化影響
慢性病患: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甲狀腺功能異常者
長時間使用電腦、配戴隱形眼鏡者:容易眼睛乾澀疲勞
中醫怎麼看「空調病」?
中醫認為,人體的健康來自於「陰陽平衡」、「氣血調和」。夏季本應是陽氣充沛、陽氣外發的時節,但若整天處於寒冷、封閉的空調環境中,會使陽氣鬱閉、氣血運行不暢,加上冷風直吹導致風寒濕邪入侵,造成各種症狀。此外,室內乾燥也會傷及肺陰,引起咽乾、咳嗽、皮膚乾癢等不適。
日常保健怎麼做?
調整空調使用方式:
冷氣溫度建議設定在25~28℃,避免過低
保持室內通風,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或定期開窗換氣
使用加濕器或擺放一盆水,維持濕度在40~60%
避免冷氣直吹頭部、肩膀、腹部,可穿薄外套、蓋毛巾被
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:
減少冰品、生冷飲食,多攝取溫熱食物
多補充潤燥食材,如百合、銀耳、梨子、蜂蜜等
多喝溫開水,促進新陳代謝
適度運動,增加陽氣與血液循環
每工作1小時,記得起身走動、伸展筋骨
穴位按摩與外治保健:
大椎穴、風池穴: 緩解肩頸僵硬、預防感冒
合谷穴、足三里: 提升免疫力、調整氣血
迎香穴、睛明穴: 改善鼻塞與眼睛疲勞
神闕穴(肚臍): 可使用暖暖包或熱敷,保暖腹部
小結:
「空調病」雖不是嚴重疾病,但長期忽視可能會降低生活品質、削弱免疫力,甚至誘發慢性病或過敏症狀。透過調整空調使用、改善飲食與作息,加上中醫保健與體質調理,就能幫助我們在享受冷氣舒適的同時,遠離空調病的困擾。



